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聚焦重點民生領域,以“零容忍”的態度和“除惡務盡”的決心,嚴厲整治行業亂象,力推重點領域整治提質增效,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今年4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市民投訴,稱冶金園(錦豐鎮)某樓盤的銷售人員頻繁向其撥打營銷電話,懷疑個人信息被泄露。接到舉報后,執法人員立即出擊,對該樓盤進行突擊檢查,在現場發現了30頁記錄著公民姓名、聯系電話等信息的紙張,并在銷售人員的手機撥打記錄里,找到了與之相匹配的電話號碼。此外,執法人員在售樓處的辦公電腦里,發現存有客戶姓名、電話號碼、購買意向等相關信息的Excel文件。經調查,這些信息均為非法獲取,該樓盤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被行政處罰。
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去年5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啟動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對裝飾裝修、房產中介、建材市場等重點領域進行摸排,梳理出231家檢查對象,采取不發文件、不打招呼,直奔現場的檢查方式,嚴厲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該局出動執法人員1000多人次,立案44件,清理違法收集的個人信息9萬條,罰沒款130余萬元。在重拳打擊之下,今年以來,我市裝修、房產銷售的騷擾電話明顯減少。為更有效地推進這項工作,市場監管部門將與公安、司法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加強部門聯合,追查源頭,深挖行業“內鬼”,構建起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和數據安全的社會綜合治理體系。
與此同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日常管、經常查、平常嚴”的工作機制,嚴打假冒偽劣,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截至目前,共查辦假冒侵權案件91件,涉及貨值金額102萬余元,罰款465萬余元,涉及產品包括金銀飾品、服裝、防疫物資等,涉及品牌包括迪奧、香奈兒、藍色經典等數十個品牌。
隨著互聯網發展,近年來,假冒侵權案件出現了新變化,銷售方式由線下轉為線上;企業偽裝注冊;跨區域制假售假……面對這些變化,市場監管部門“見招拆招”,精準施策。除加強對重點領域的常態化突擊檢查外,依托與司法機關的執法協作機制,震懾制假售假違法犯罪行為;對特別重大的假冒侵權違法行為,通過文明誠信“紅黑榜”進行公示;同時持續加大執法投入,推進執法與監管的無縫銜接,組織執法業務骨干,集中優勢兵力全力查辦大案要案,并開展送商標知識進企業宣講活動,提高企業依法經營意識,營造良好的市場經營環境,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