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首批330名家政員“科班”畢業 高端家政服務前景廣闊
據《勞動報》報道:近日,上海首屆家政服務專業330名學生完成規定學時,從上海開放大學畢業,成為本市首批擁有家政服務專業文憑的“科班保姆”。
非技能學習拉近雇主關系
41歲的許彩榮原在老家務農,2005年來上海,做過餐廳服務員、賣過早點、在電子廠做過操作工。2007年開始做鐘點工。201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進入涉外家庭做家政。
為了能更好服務雇主,許彩榮之后陸續參加各種學習,除了拿到大專學歷外,還獲得了家政服務員、育嬰師、母嬰護理、養老護理等7張證書,可以說家政領域該拿的證書她都拿了。
在這三年的學習中,最令許彩榮有收獲的是禮儀課與插花課。“外國人特別喜歡辦派對,今年年初,雇主家來了好多他們國外的朋友,我提前去花市選花布置,朋友看到后非常驚訝,連連夸贊。”許彩榮說,外國人還特別注重禮節,在學習了基本禮儀、心理學后讓她在服務過程中更加得體,與雇主關系也更加和睦。
家政不能只靠經驗干活
1956年出生的張文芳,入學時58歲,現在61歲,是畢業生中名副其實的“老大姐”。她從2010年開始從事家政行業,兒子已定居美國,多次要求她赴美共同生活,但手下一千多名家政服務員是她放不下的心事,這些和她一起創業的家政服務員不再只是她的員工,更是妹妹、女兒。為了她們能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張文芳毅然留在上海,與她們共同奮斗,并督促她們不斷學習提高。
張文芳告訴勞動報記者,過去在公司管理上,她只能靠本子手寫來記錄雇主、阿姨、費用等信息,不僅難以修改,更加難以查詢,給公司發展造成很大不便。而在這三年學習中,張文芳在老師指導下學會了文檔撰寫和表格制作,更是考出了辦公自動化證書。如今,手下千名家政員的雇傭記錄都井井有條按編號記錄在電腦中。
此外,她累計選送了40多人參加家政大專班的學習。“很多家政員打掃衛生都靠老辦法、老經驗,然而那未必是正確、快速的方法。”張文芳就拿擦玻璃窗為例:好多阿姨要么直接拿濕毛巾擦,擦完玻璃是花的;要么用報紙擦,又費力又費時。“最準確的方法應該在擦之前用干毛巾墊在玻璃下方,然后再用刮刀刮玻璃,既快又省力,還防止污水滴落在地板上。”
張文芳說,她手下的一位鐘點工阿姨在經過家政班學習后從原來的20元/時上漲到35元/時,還是雇主主動加價的。“有了專業培訓后,阿姨做事又快又好又省力,原本5小時的活現在3小時就做完了,不僅給雇主省了時間,也讓自己能多干幾趟活,雙方都受益,有機會的話我還會讓公司的員工來學習的。”
高端家政服務前景廣闊
首屆學員入學時的人數是509人,畢業的學生是330人,按期畢業率為64.8%。上海開放大學校長袁雯強調,狠抓教學質量,是專業建設與發展的根本保證。家政專業建有較為完備的課程體系、教學資源和實訓場所,確保教學方案的有效實施。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嚴格規范的過程管理,以及適度的淘汰率,都保證了教育質量。
近三年里,上海開大家政服務專業的網上課堂全部建成,家政技能實訓中心投入使用,在線課程資源不斷豐富,在本市的高等教育領域里也率先實施了畢業證與職業資格證的“雙證融通”。
袁雯認為,上海對于家政服務巨大的數量需求與高品質的質量訴求與日俱增,在可預見的未來,高端家政服務的需求將不斷擴大,受過高等教育的家政服務與管理人員將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無限的職業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