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衛峰
“全國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生態市”、“聯合國人居獎”、省“生態文明建設特別貢獻獎”……如今,生態文明早已成為港城最閃亮的名片之一。
而在生態文明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加強環境建設,特別是嚴懲環境違法行為、利劍斬污的積極作為。
5月14日,環境保護部在北京召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我市與成都、福州、湖州三城一起,在座談會上作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交流發言。我市“堅決向污染宣戰”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在座談會上引起了與會各方的強烈反響。
“今年1月1日,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加強環境執法監管,嚴懲環境違法行為,保證法律得到嚴格實施,已經成為環境保護領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強環境法制的首要任務。”3月27日,在全市環境保護大檢查動員會上,分管環保的副市長黃亞平向與會的職能局室,更是向全市企業等環境執法對象重申——“市委、市政府召開大檢查動員會的目的,即是要在這里表明一個態度:我們將始終保持高壓態勢,重拳出擊,鐵面問責,堅決、嚴厲打擊各類污染環境行為。”
鐵腕治污,是一座城市的決心。
在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永遠定格著這樣一個鏡頭:2008年1月18日16時30分,伴隨著一聲指令,張家港油脂食品有限公司內45米高的煙囪轟然坍塌。至此,市區二環路以內139根煙囪全部拆除。
回首張家港生態文明建設的鏗鏘步伐,以“煙囪革命”為代表的“三三三”工程功不可沒。2006年起,我市連續實施三輪環保“三三三”工程(大氣污染防治三年行動、水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化工行業專項治理三年行動)。截至目前,工程累計投資70多億元,完成各類整治工程10495個。
目前,我市正在實施第三輪,即《張家港市環保“三三三”工程行動方案(2013-2015)》。在嚴格環境執法的過程中,2014年,我市立案查處142件環境違法行為,行政處罰94件,實施司法聯動10余場(次),司法調查20余人次,刑拘3人,實現刑拘“零的突破”。
鐵腕治污,是嚴峻的環境形式下,保護生態環境、踐行“堅決向污染宣戰”莊嚴承諾的重大舉措。市環保局局長黃鎮介紹,近年來,我市連續實施三輪環保“333”工程,一大批熱點難點環境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全市環境質量逐步改善。
但黃鎮同時也表示,環境違法行為仍時有發生。一些企業主追求經濟效益,將本應淘汰或關閉的落后產能和工藝擅自建設,并投入生產,少數小型企業、作坊、加工點無污染防治設施、環境臟亂;個別企業惡意偷排、直排,嚴重超標排放的現象在我市沒有杜絕。
3月16日,常熟法院首次在冶金工業園(錦豐鎮)異地巡回審理了一起污染環境案件。4月21日,這起案件在常熟法院公開宣判。因無證五金加工作坊偷排污水,被告人錢某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1萬元。據了解,這起案件是新《環保法》實施以來的我市首起污染環境案,也對其他排污企業敲響了警鐘。
鐵腕治污,是回應社會關切,維護群眾環境權益的有力手段,也是推動環境保護工作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的必然選擇。
今年是第三輪環保“三三三”工程的收官之年。“環保執法只會越來越嚴格,企業的違法成本只會越來越高。”黃鎮表示。今年以來,市環保局緊緊抓住新環保法實施的契機,認真研究部署執法工作,緊盯問題,重拳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截至4月底,市環保局已對中鼎化學、黃兵五金件作坊2家企業實施了查封,對皇冠鞋帽等2家企業啟動了按日計罰,對華爾潤、宇新羊毛、宏意電子3家企業實施了停產限產,并會同公安機關對3件涉嫌環境犯罪的案件進行了偵查辦理。其中,查封中鼎化學暗管排污設備案,成為環保部12起典型案件之一,環境執法力度得到環保部的充分肯定。同時,環境現場監督檢查共計3721廠次,立案92件,行政處罰38件,同比分別增長30.6%、1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