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肉類,因此得到越來越多追求品質生活的消費者的青睞。一提起西餐,腦海中最先浮現的畫面一定是一家精致浪漫的餐廳、古典音樂縈繞、一份上好的牛排、一杯傾心的紅酒。很多朋友喜歡吃牛排但缺乏全面的了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學習一下關于牛肉的知識,努力做一枚優雅的吃貨~
進口牛肉法規小常識
自2001年日本暴發瘋牛病疫情后,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已禁止從日本等國家進口包括牛肉在內的畜產品,目前禁令尚未解除。
自2015 年開始,我國牛肉進口政策逐步開放,開始陸續解除對一些國家的牛肉輸華禁令,比如愛爾蘭、荷蘭、丹麥、法國等。而自2017年6月20日起,中國國家質檢總局正式允許進口美國牛肉。
目前為止牛肉能夠正常報關進口到中國的國家包括:巴西、烏拉圭、阿根廷、哥斯達黎加、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和美國等多個國家,牛肉進口供應量充足。最主要的貿易國為巴西、烏拉圭、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牛肉的分類
根據飼養方式的不同可以將牛肉分為草飼牛肉和谷飼牛肉。
草飼牛主要在牧區生長,食用新鮮的牧草,肉質精瘦,脂肪含量低,牛肉風味更足。
谷飼牛主要在農區飼養,一般用人工配合飼料和草料集約化飼養,飼養時間相對較短,脂肪含量較高,肉質更加嫩滑。
牛肉的等級
牛肉按照其品質會被分為不同的等級。相對而言,經由權威機構認證過的牛肉,對消費者們來說其品質更具有保障性。
不同國家牛肉的分級也不盡相同,目前世界上公認的三種分級機構為:美國USDA(United States Dapartment of Agriculture)、澳大利亞MSA(Meat Standards Australia)以及最復雜的日本Japanese Meat Grading Association的Beef Carcass Grading Standard,即Over all Grade。
牛的分割圖
Chuck 肩胛肉,位于牛頸部及肩部,肌肉運動量相當大,所以被認為是不好吃的部位,肉質較硬,價格相對便宜,靠后部位沒有骨頭,一般漢堡中的牛肉餅即來自這個位置。
Rib 牛肋骨,牛扒店中的肉眼扒即在這個位置,在澳洲和新西蘭稱之為蘇格蘭菲力Scotch Filet。這塊又分為Short Ribs,即國內稱為“牛仔骨”的部位,肉質細嫩,適宜烹制全熟,可以整塊做成牛扒也可以按照骨頭切成大片用來烹制。
Prime Rib上肋,牛肋骨中最好的一塊,也是一只牛最好的9塊牛肉之一。富有脂肪,鮮嫩多汁,口感極佳,適宜做成牛扒。
Rib Eye 肉眼,國內稱為牛里脊肉,肉質極嫩,適合做成牛扒。
Brisket 牛前胸,通常用炭火烤來吃,因運動量較大,肉質比較緊,所以適合全熟食用。
Plate牛腩 牛五花肉質較緊,需要做全熟,內里一塊肉又被稱為Skirt Steak,適合烤來吃,墨西哥名菜Fajita經常使用這塊肉。
Flank 牛后腹又被稱為牛筋肉,弓扣。肉質極老,需要較長時間的烹飪保證口感的順滑。
Loin 牛腰,牛里脊肉,又分為Short loin牛腰肉或叫內里脊肉,T骨扒就出在這個位置。
Sirloin西冷或沙朗牛扒,Tenderloin牛嫩腰,菲力牛扒就指的這里,因為包裹在上腰和下腰中間,幾乎沒有運動,故而肉質即為柔嫩鮮美,是牛腰部位最嫩的一塊,非常適宜做牛扒食用,半生口感最佳。
Shank牛小腿當中的一部分,由于頻繁運動,致使這部分的肌肉較于強硬,烹制時間長。
Round 后腿,臀尖肉,肉質相對較老但比較瘦,也適合做牛扒吃,價格便宜。
餐廳常見牛排&紅酒搭配
菲力(Filet)
正式名稱是Tenderloin,去脂腰里肌肉,又叫嫩牛柳、牛里脊,位于牛腰背的內側后段肌肉。一條牛只有兩條,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由于較少運動到,因此是肉質最柔嫩的牛排部位,牛排中的首選。
完美搭配:
在與葡萄酒的搭配上來看,肉嫩多汁的菲力牛排,一般會與口感同樣多汁的,充滿新鮮果香的紅葡萄酒相佐,而像那些采用了濃重橡木桶干預的,嚴肅的酒款,則不大適合了。
適用酒款:野豬、黑珍珠
西冷/沙朗牛排(Sir loin)
前腰脊肉,在美國就叫紐約客,含一定的肥油。由于是外脊,所以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
完美搭配:
這類牛排,由于自身的口感原因,輕快明亮的酒體比較難以襯托食物的口感,因此需要一些稍微強勁有力的結構來做支撐。
適用酒款:brunello、布拉卡
丁骨(T Bone)
帶骨的前腰脊肉,又叫 T骨牛排,因為帶T字形肋骨而得其名,在骨頭的兩邊一邊是菲力,一邊是沙朗,由于可以同時吃到兩個部位的肉所以價格也較為昂貴。
完美搭配:
由于結合了兩種肉質,適用的酒款風格更為寬泛。
適用酒款:吉墨、科勒
肋眼(Rib Eye)
Rib Eye Roll是指牛只第6- -第12根肋骨間的肋里肌肉,又叫肉眼牛排,富含脂肪紋路,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一般所說的霜降牛肉指的就是這塊地方。肉間的油脂能讓口感更添滑順,切成薄片的Rib Eye Roll就是壽喜燒或涮涮鍋用的頂級肉片。而由于含一定肥膘,這種肉用以煎烤的味道比較香,但食用時不要煎得過熟,三成熟最好。
完美搭配:
帶有脂肪香氣的美好大塊肉與同樣肥美的酒款一起搭配,才不會顯得某一方略顯劣態,而是相得益彰的結合。
適用酒款:12交響、阿瑪羅尼
牛小排(Short Rib)
全名叫Bone in Short Rib,帶骨牛小排,是取第6- -8節肋骨部位橫切下來的帶骨部位,有豐富的油花脂肪,肉質柔軟,是最好的炭烤食材,著名的臺塑牛小排就是這個部位的。
完美搭配:
柔嫩的肉質,搭配豐滿的油脂香氣,與略顯清瘦卻又飽滿有力的barolo以及barbaresco一起,能夠得到更加美好的體驗。
牛排的熟度
其實,在國外,牛排熟度不以數字來分,數字是牛排進入中國后約定俗成的產物。主要分為六個等級:
近生牛排/一分熟牛排(blue rare&rare):這兩種牛排只用短時間煎制牛排表面,而內部基本上還是生肉,截面約有75%的面積為粉色或紅色。內層肉摸起來甚至還有點涼。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煎制時間稍長,大部分肉能夠接受到熱量并滲透至肉的內層,但還未產生大變化,截面大約還有50%為粉色。
五分熟牛排(medium):僅有少量內部肉含有血絲,截面大約有25%的面積為粉色。區域中生熟摻雜,生熟的口感差異變小。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整體已變為成熟之后的褐色。切開后截面只略微有點粉色,口感與熟肉無異。
全熟牛排(well done):完全熟了,肉體不再有粉色,口感厚重,咀嚼感明顯。
最后為大家介紹一下在三屆“世界牛排挑戰賽”都以絕佳品質征服世界的澳大利亞牛肉。
澳洲牛肉能夠稱霸美食界當然有澳洲是眾所周知的畜牧大國,氣候適宜,牧草肥美,丘陵起伏,制造天然“綠帶”,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國。澳洲還是世界上至今未有一例瘋牛病的牛肉大國,而且澳洲的紅肉行業統一執行國家嚴格的要求,每只牛從出生起的詳細信息,都會被記錄在國家畜牧識別體系(NLIS)中記錄。所有達到等級的牛只都經過嚴格的DNA認證,每頭牛都有一個“身份證”。
與普通牛肉相比,澳洲和牛有三個最突出的特點:首先,和牛有一股甜香的牛油味道;第二個感覺就是口感嫩滑,這是因為雪花牛肉結構肥瘦相間,沒有筋膜,入口即化,像雪花落入口中;第三是擁有充足的汁水,簡單的煎烤之后,在肉中均勻分布的大理石油脂開始融化,所以咬下去,就會在嘴里溢出香濃的汁水。澳洲和牛更適合做牛排。
tle="歐式古典 分割線" width="150px" src="http://www.hr.com.cn/attachments/2018/11/6faf62631707424db84b517409f14440.png" />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END